齊澤克(Slavoj Žižek)
●歐洲高等學院哲學教授
●倫敦大學伯貝克人文學院國際主任
哲學家馬德(Michael Marder)最近發表的評論不只探討加薩當前的恐怖景象,還注意到我們用長程無人機拍攝廢墟所看到的存有論意涵。請容我引用他的話:
「…加薩正在加速成為垃圾場,那裡的高樓大廈和人類屍體、生態系統…和果園被毀得面目全非,淪為有機與無機廢物。要和被遺棄的生命、地方和世界休戚與共,除了同情心,還需要什麼?」
馬德爾的答案,是「基於生物質共同狀態,另類地團結起來」。說「我是生物質」,就是「認同消失中的生命」,就是把加薩視為「全球趨勢特別直白的壓縮版」。世界各地都看得到把生命變成生物質、也就是有機和無機物質混亂堆積的狀況,只是在加薩,這一過程被「最先進的毀滅技術」加速罷了。因此,同情並非必要條件,這裡需要的是被拋棄者團結起來,勇於說出:「我們是生物質。」
生物質的概念呼應哲學家布萊恩特(Levi Bryant)的見解:「在面臨巨大氣候變遷威脅的時代,劃清界線,排除非人類角色,不是負責任的表現。」但在當今資本主義社會,以我們共有生態條件之名動員大多數人的行動往往都會失敗,我們知道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,完全依賴它而生存,但這種認識並未轉化為行動。問題就在於,我們的選擇和觀點受到許多其他力量影響,如偏頗的媒體報導、工作者的經濟壓力、物質限制等。
哲學家班奈特(Jane Bennett)2010年著作《充滿活力的物質》(Vibrant Matter),讓我們在腦中想像污染的垃圾場的畫面,在那裡,不僅是人類,腐爛的垃圾、蠕蟲、昆蟲、被遺棄的機器、化學毒物都扮演某種活躍的角色。這種生物質的場景與加薩的狀況位於同一光譜,只是後者是極端。世界各地有許多大型物理空間,特別是在西方已開發國家之外的地方,在那裡,「電子垃圾」被傾倒,成千上萬人把亂成一團的堆積物中的玻璃、金屬、塑料、手機等人造材料分門別類。位於迦納首都阿克拉市中心附近的阿博布羅希貧民窟,就是一個被稱為「所多瑪與蛾摩拉(萬惡之城)」的地方。
在這些環境生活宛如恐怖秀,身在其內的社群被嚴格階級化地安排一切,孩子們被迫在極其危險的環境下做著最危險的工作,但因打著「回收」旗號,這種對生物質的剝削似乎有其生態上的吸引力,完全符合現代技術需求,如同哲學家拉瑟爾(Mark Wrathall)寫的,「在技術時代,我們最關心的是從一切事物中獲得『最大的利用價值』」。
畢竟,節約資源、回收等行為的重點,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。資本主義的最終產品是一堆堆垃圾——無用的電腦、汽車、電視、錄影機,以及數百架在莫哈維沙漠找到最終「安息地」的飛機。完全回收的理念(每個剩餘物都被再次利用)是資本主義的終極夢想,甚至是—或尤其是—當它被呈現為維持地球自然平衡的手段時。這又一次證明了,資本主義有能力,把似乎與之相左的意識形態挪為己用。
但剝削生物質有別於資本主義邏輯的地方在於,它接受混亂的垃圾場是基本的困境,這種情況可以部分被利用,但永遠無法根除。正如馬德爾所說,生物質是我們的新家;我們就是生物質。認為可以拋開這種環境,由某種田園詩般「自然的」、生態永續的環境所取代,無異只是幻想。那種簡單的出路已經不可挽回地離我們而去。我們應該接受我們唯一的家園,在其侷限範圍內努力,或許就能在看似混亂的堆積物中,發現新的和諧。
要做到這點,我們得對不同層次的真實(人類、動物、廢墟、腐朽的建築)的客觀美抱持開放態度,拒絕美學經驗的分層排序。我們準備好這樣做了嗎?如果還沒,那我們就真的迷失了。
(翻譯:鄭可妮,責任編輯:楊淑華)
© Project Syndicate
(原標題為《We Are All Biomass》,文章未經授權,請勿任意轉載)
延伸閱讀:
永慶房屋示警: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「貨比三家」有保障
「先誠實再成交」是真的! 永慶房屋推出獨家「誠實安心認證」保障消費者權益
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!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
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
信箱:service@upmedia.mg
電話:+886 (2) 2568-3356
傳真:+886 (2) 2568-3826
地址: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
探索網站
地址: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
電話:+886 (2) 2568-3356
傳真:+886 (2) 2568-3826
e-mail:service@upmedia.mg
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
提供新聞:news@upmedia.mg
投書評論:editor@upmedia.mg
客戶服務:service@upmedia.mg
廣告合作:ad@upmedia.m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