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頓
● 國際商會秘書長
世界貿易組織(WTO)決議不對跨境數據流徵收關稅,是經濟在過去20年得以如此穩健成長的主因之一,但現在,為了把流失的收益討回來,部分政府想要修復這個並未故障的體系。
多數人從沒聽說過世界貿易組織停徵電子傳輸關稅一事,但考量到它對網路成長帶來的巨大影響,這卻是當代歷史上最重要的貿易協定之一。
自1998年起,此停徵協議每2年召開一次,禁止政府對國際數據流課徵關稅,促進了數位經濟欣欣向榮,讓網路免收國界上索稅行為帶來的種種扭曲現象所苦,因此,網路世界成為了一個虛擬烏托邦:一個在現實貿易中只存乎經濟學家想像的烏托邦。
但除非有「智」之士佔上風,否則這片淨土將很快淪陷。
如印度、南非、斯里蘭卡等眾多國家已釋出希望2019年底不再續約此停徵協定的意願,這將允許各國政府開始對軟體、電子書、雲端服務,及任何當紅串流服務背後的數據課徵關稅。
數位稅倡議者指出,傳統實體商品的數位化造成關稅收入憑空蒸發,如電子書取代紙本書,Spotify取代CD,網飛(Netflix)取代DVD。
若採取這種狹隘的觀法,那些想捍衛本國稅收、並日益受反對全球科技大廠課稅民意壓力影響的政客,可能會視數位交易入稅為不錯的出路,但對數據流課稅是個不切實際的解方。這麼做不只對關稅本就不健康的走高趨勢雪上加霜,更可能重挫線上經濟。
別理金卡戴珊(Kim Kardashian)了;關稅真的有可能「讓網路癱瘓」。
就連那些對數據課稅的國家也會自蒙其害。
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(Europe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)的一份研究顯示,對數位商品與服務課稅,將導致價格攀升但消費下降。這將拖累GDP成長,到頭來降低稅收。
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近期也投入研究,發現停徵數據關稅的機會成本很低,且遠低於數位化帶來的消費者福祉。
更何況,數位關稅系統在實務上如何推行?目前沒有任何一國的海關單位能給出答案。拿影片串流來說,不論身在雅加達,巴黎還是孟買,當你拿出手機在app上觀看影片,裝置就開始從鄰近國家的伺服器接收數據封包。
單單看一部電影,你的裝置就可能從至多9個不同地區接收500萬封包的資訊,要海關去追蹤這數百萬筆電子傳輸,並判定它們的來源,成本高昂到難以落實,要將之量化為價碼就更近於癡人說夢。
如此一來,國家怎麼可能精確且全面地計算單一收視行為、數據位元或檔案的稅額?更遑論現代商貿所仰賴的、無止盡的數據與訊息交換。而且,官方查稅作業如何跟上數位經濟的高速率?
這些問題並沒有明確的答案。
更麻煩的是,現存約60個、覆蓋80多國的雙邊及區域貿易協定,內容或含禁課跨境數據關稅的獨立條款。若世界貿易組織停稅協議失效,但這些條款持續運作,數位交易環境將變得盤根錯節,催生重畫數據傳輸路徑的避稅動機。
話說回來,數位關稅壁壘根本就不必要,對於數位化造成的潛在國庫收入損失,政府已有其它因應之道。
例如,澳洲對進口及跨境數位商品暨服務的課稅就大獲成功,僅實施1年,此項稅收就遠遠超乎預期,稅收遵從度也相當良好,另外,面對數位經濟崛起,及伴隨而來的稅務挑戰,OECD已在尋求共識解的路上取得穩健進展,終將找出堅實可行的解決方案(當然,這個方案不會來得太快)。
在新稅目只是徒然拖慢全球成長的今日,WTO的數位稅停徵協議必須繼續存在,以免給予保護主義者及不安份的政客可趁之機。
該如何對數位經濟課稅,這個問題的答案終究不在WTO,更不在各國海關機構的職司內,吾人只希望理智能克勝異議,讓這個至關重要、但你(可能)從未聽說的貿易協定,於2019年12月後延續下去。
(翻譯:楊婷,責任編輯:簡嘉宏)
(原標題為《Don’t Let Tariffs Break the Internet》文章未經授權,請勿任意轉載)
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
信箱:service@upmedia.mg
電話:+886 (2) 2568-3356
傳真:+886 (2) 2568-3826
地址: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
探索網站
地址: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
電話:+886 (2) 2568-3356
傳真:+886 (2) 2568-3826
e-mail:service@upmedia.mg
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
提供新聞:news@upmedia.mg
投書評論:editor@upmedia.mg
客戶服務:service@upmedia.mg
廣告合作:ad@upmedia.mg